Thursday, April 2, 2015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世界自闭症觉醒日 2015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is about more than generating understanding; it is a call to action. I urge all concerned to take part in fostering progress by supporting education programme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other measures that help realize our shared vision of a more inclusive world."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Message for the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2014




Autism is a lifelong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that manifests itself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 The rate of autism in all regions of the world is high and it has a tremendous impact on children, their families, communities and societies.

Throughout its history, the United Nations family has promoted the rights and well-being of the disabled, includi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n 2008,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ntered into force, reaffirm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universal human rights for all.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unanimously declared 2 April as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A/RES/62/139) to highlight the need to help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ults who suffer from the disorder so they can lead full and meaningful lives.

今日四月二日是世界自閉症覺醒日,你“藍”了嗎?
 聯合國基于全球自閉症的數據一直上升,為此于2008年開始將每年4月2日訂為世界自閉症覺醒日,藍色則是自閉症的代表顏色,為此,在這一天,育有自閉兒的家長都會特別穿上藍色的衣服,或是別上藍色的緞帶,提醒大家關注此症。
 許多人對自閉症是既熟悉又陌生,由于數據越來越高,這症已成為了極為普遍的病症,一個家庭即使沒有這樣的孩子,也會聽聞親友的孩子有這樣的問題。
 美國的數據顯示,50名孩童有1人是自閉症;中國已確定超過160萬人患有自閉症。大馬沒有正式的統計數字,但在小學的啟智班,自閉兒是所有學習障礙類別中,比率最高的。
 這些孩子一般有學習障礙,另外也伴隨許多奇奇怪怪的動作、言語,又過動、天真、不懂禮節、不會掩飾,也因為語言障礙,表達能力差,難交到朋友,也難以讓人理解,盡管學習成績還好,卻依然難以被學生及師長接受。
 這類孩子的挑戰最大的,其實是社會對他們的接受度低。許多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離開學校后的謀生問題。不少家長費盡心思,努力訓練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然而這些孩子依然面對許多挑戰,他們就如外星來的孩子,怎樣也無法融入地球的生活;他們長不大的心靈,也永遠搞不懂複雜的人際關係及種種利害關閉,也因為如此,許多父母都很擔心自己比孩子先一步離開這個世界,因為孩子的下場可能非常可憐。
 然而,這類群人已越來越多,他們也有權融入社會,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為此,社會對這些孩子越瞭解、越包容,並在適時的情況下給予幫助,這不但幫助到這些孩子,也能減少這些孩子對社會帶來的負擔。
 如果你願意更瞭解這些孩子,請在這一天穿上藍色衣服,上網或通過書籍查詢有關自閉症的訊息,並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請別只是斥責他,而是試著瞭解他、幫助他。

How newmindcentre.com can help you?
Neurotherapy is essentially a way of teaching a child how to self-regulate their own brainwaves. Reports from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autism suggest people have witnessed improvements in a variety of areas including speech and irritability. A few scientific reports have highlighted that a demonstrated increase in social interaction may be seen in child with autism following neurotherapy treatment. One study suggested that parents who noticed an improvement continued to see the benefits for at least a year after neurotherapy. In November 2012,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pproved biofeedback and neurotherapy as a Level 1 or “best support” treatment option for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ADHD. Interestingly, we know that many children with autism may also have these symptoms similar with ADHD.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1 in 3 children with autism may also have ADHD.  
FYI, I am a certified neurotherapist too. Contact me for more information. 


Tuesday, March 31, 2015

用科技智慧EEG biofeedback,幫你改善自律神经失调


身体不适,却找不到病因?或许是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經系統由調節生理機能的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組成,它們是兩股互相協調制衡的力量。交感神經系統會在面臨壓力或緊急狀況時啟動,協助做出「戰鬥或逃跑」的反應,例如心跳加速、肌肉收縮;而副交感神經系統則負責使心跳變慢、肌肉放鬆等,好讓我們能「休息和消化」。當太多、太久的壓力讓交感神經一直處在激活狀態時,就會讓自律神經系統失衡;好在,我們可以藉由某些訓練穩定神經系統,像是自我催眠疗法和脑波反馈生理回饋法等等。

在現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還可以透過聰明的電子儀器,協助自己探索、嘗試控制生理狀態,找出讓自律神經系統回復穩定平衡的方法。
在国外,這個有許多醫師、心理治疗師會使用的身心症狀治療法叫做「生理回饋(biofeedback) 」。而Newmindcentre.com这里主要是透过大脑EEG脑电波来提供生理回馈。

EEG biofeedback therapy这非侵入性,安全,无痛,无副作用和非常科学的自然疗法已经可以在马来西亚newmindcentre.com我们这里找到。
马来西亚Newmindcentre.com的催眠治疗师,透過EEG biofeedback脑波生理回馈仪將脑电波生理訊息正確回饋,就能引導你在嘗試錯誤中學習控制大脑脑电波,身體與情緒狀態。例如,將Electrode(貼於大脑某部分、監控脑电波状态,然後告訴使用者:音乐停顿代表緊張程度增加、而音乐顺畅则代表緊張程度減少而且放松,請試著讓音乐越播越顺畅。即使不確定該怎麼做,但很多人能摸索、找出让音乐顺畅的做法,因而舒緩了緊繃的情绪和肌肉。生理回饋治療經常應用在偏頭痛、經前症候群的處理,以及學習降低血壓、克服失眠、控制焦慮、緩解疼痛等。


回想一下,小時候是如何學習綁鞋帶、騎腳踏車的?你可能在多次嘗試中,發現了該如何完成這些動作技巧,然後懂得重複、就學會了。
如今你想要學習掌控放鬆的感覺,可以藉著生理回饋儀器訊息的輔助,告訴你大脑脑电波的放鬆指標訊息,讓你知道自己找到放鬆的方向、做對了,那麼,你就可以重複練習創造同樣的感覺,逐漸精熟放鬆的技巧。當然,除了直接以生理回饋儀引導摸索出穩定神經系統的方法,亦可讓儀器提供呼吸/肌肉放鬆練習、脑波反馈自我催眠法(Neuro-hypnotherapy)練習等效果的客觀確認;大部分人就喜歡眼見為憑、有數據有真相吧!

看了以上這些介紹,會不會讓你很想試試以人工智慧小幫手協助自己發揮身體控制能力、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增加抗壓性呢?在马来西亚,受过EEG biofeedback专业训练和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人非常少有;若有興趣,欢迎email我询问详情:[email protected]

马来西亚催眠治疗-失眠多梦的治疗方法

催眠疗法对健康确实有效 可改善深度睡眠
國際線上專稿: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雖然聽上去難以置信,但是催眠確實能對保護和促進健康起到現實的作用。

美國心理協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這裡說的催眠和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種念叨著“此刻,你感覺非常困……”的催眠不同,它是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的一種臨床應用。APA網站指出,為健康而進行的催眠“只能由經過培訓的、具備相應資格的醫護人員在自己的專業範圍內工作時使用”。

  美國臨床催眠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Hypnosis)認為,催眠所帶來的“內在吸收、集中專注”的狀態,可以讓我們的心靈更強大,由此還激發了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去探索如何利用催眠所帶來的健康結果。

  醫療上的催眠,有時也被稱為催眠療法,是利用詞語的重復或心理意象(由催眠師或自己進行)誘導產生一種注意力集中的“恍惚狀態”。 梅奧診所(Mayo Clinic)指出,這種狀態通常被描述為感覺平靜和放鬆,能夠感受到暗示的力量。

  雖然曾經一度被認為是騙人的小把戲,但催眠對健康的作用越來越為人所相信。1958年,美國醫學協會(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認可了催眠療法。事實上,催眠對某些健康方面的作用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如減肥或戒煙。但在另外一些領域的研究中,發現催眠對健康確實有效果:

  催眠可以幫助改善深度睡眠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參與者只會被問到在接受催眠之後覺得自己睡得有多好或有多糟。但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瑞士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一群健康的年輕女性的大腦活動進行檢測,來測量催眠的影響。這些年輕女性在聽完催眠暗示後睡了90分鐘,其中對催眠最為敏感的女性有80%的時間處於深度睡眠。首席研究員、蘇黎世大學的Maren Cordi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結果對有睡眠問題的患者和老年人有很大作用。”和許多睡眠誘導類藥物不同,催眠沒有不良的副作用。

  催眠可以緩解腸易激綜合症IBS症狀

  APA 報道,2003年一項研究中,204位腸易激綜合症(IBS)患者中,71%的人在經過12周的催眠課程後症狀得到改善。研究還發現,在那些症狀得到改善的人群中,81%的人在催眠治療結束後的六年裏依然感覺良好。2012年一項研究中,經過催眠症狀得到改善的IBS患者中,有85%在催眠結束後七年仍然感覺良好。

  催眠可以緩解潮熱

  2013的一項研究發現,對那些每週至少有50次潮熱症狀的更年期女性來說,以五周為一療程進行催眠治療,在12周之後,潮熱能減少74%。同時,沒有進行催眠、只是靠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治療的女性潮熱只能減少17%。

  催眠可以緩解疼痛

  催眠對疼痛療效的研究是最多的。2000年和2009年發表的兩篇綜合研究報告指出,催眠能有效緩解由纖維肌痛、關節炎和癌症等眾多情況引發的疼痛,但也指出,很少有心理學家去使用。

  催眠可以鎮靜神經

  由於催眠有激發心靈力量的能力,所以經常被用於緩解其他醫療程式中的焦慮,如手術、掃描或分娩等狀態焦慮。專家Melinda Beck 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催眠起到了鎮靜劑的效果。患者的預期會影響自己的感覺,而催眠可以幫助患者調整預期,減少疼痛、恐懼和無助感。”2010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催眠是否可以減輕廣泛性焦慮症,或所謂的特質焦慮以及與性格相關的焦慮,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定。已經有研究初步證明催眠對抑鬱症有療效,但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翻譯/意嘎)